貿易戰分析|國內食用油行業及食用油設備制造業影響

隨著“飛馬峰”號在海上疾馳,美中貿易戰正式打響,而大豆之戰,正是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最激烈的一環。

那么這場“豆”爭將會給國內食用油行業以及工業制造行業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呢?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下這場“豆”爭背景:

大豆原產于中國。在中國已經有5000年栽培歷史,中國東北是主產區之一。不同于西方畜牧業發達,大豆是中國人最重要的蛋白質來源。

現在,大豆最常見的用途是制作各種豆制品、榨豆油、釀醬油和提取蛋白質。

隨著中國整體生活水平提高,對肉食的需要在不斷增多,這時豆粕,也就是大豆榨油的殘余物成了養雞、喂牛等畜牧業飼料的重要來源。

中國2017年消耗大豆:超過1.1億噸,位居世界一。

而2017年,中國大豆產量只有1530萬噸。

也就是說,中國大豆的供需缺口將近9000萬噸,對外依存度超過80%!

美國轉基因大豆產量高達 2.96 噸/公頃,而中國堅持種植非轉基因大豆,單產十幾年里始終在1.8 噸/公頃附近波動,單產比美國低近40%。

有數據顯示,美國大豆漂洋過海來到中國,比中國本土大豆還便宜10%,出油率卻高出1-2個百分點。

這就是中國為何成為最大“大豆”進口國的原因。

那么在此時展開的貿易戰可能會有什么影響?我們來分析一二:

首先,大豆油必然漲價,進而帶動其它種類食用油價格的整體上漲。價格是調節消費的有效手段,食用油貴了,消費者對食用油品質的要求就會提高。諸如西王、長壽花等企業,利用的是“非轉基因”風口趁勢崛起,正是品質的提高,再讓企業在食用油行業占據一席之地。

國外品牌規模化的優勢壓制,讓國產油品企業幾乎完全喪失行業定價權,每年受成本影響,倒閉掉的中小食用油企業不計其數。

隨著進口大豆的價格上漲,國內食用油行業將會有較大程度的發展,原來國產的菜籽油、稻米油、山茶油、玉米油、牡丹油等油種將會相應的上升,而進口的轉基因大豆的市場份額就會下降。

本次中美貿易戰打響,轉基因大豆油的價格優勢不在,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品質生活,國產食用油行業無疑將會迎來新一輪的發展競爭。

再有就是,美中貿易戰勢必造成全球經濟發展的低迷,大范圍消費能力下降是必然結果。中方對美貨物出口減少,很難完全從其他市場找到平衡,國內重工業生產規模將壓縮,工業能耗將下降,工業污染排放將減少,隨之而來的將是藍天白云增多,霧霾減少,空氣和水體質量得到改善。

食用油設備制造業屬于輕型工業,在此次貿易戰中不會受到很大的沖擊,但伴隨著食用油的漲價而同時國內又有大量需求,食用油包裝機械行業也將面臨一次洗牌。

首先油品價格的上升和需求增加,對食用油灌裝機、包裝機的要求就會越來越高,灌裝精度、灌裝速度已經設備穩定性相較之前必然會被更多看中,而隨著食用油的需求增高,設備價格問題已不再是大中小型油廠考慮的第一因素,所以國內的中小型食用油灌裝生產線制造商必須要重點在研發和機械加工水平上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否則將更快被淘汰出局。

而大型專業的食用油生產線制造商將在第一輪貿易戰中獲得更好的發展。

所以對于食用油行業及食用油設備制造業來說,這是整個國產食用油行業業一個階段性紅利期,對于消費者也是一個注重生活品質,健康意識的開始。

24小时日本在线观看免费视频,NANANA在线观看高清视频,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日日碰日日摸日日澡视频播放